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肖贵玉29日在"上海产业园区品牌建设推进会议暨品牌园区授牌仪式”上强调,产业园区对上海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作用,"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
一组数据足可说明产业园区在上海经济中的地位:目前,上海全市工业区平均土地产出水平达到53亿元/平方公里,其中市级以上开发区单位土地产出62.6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效益最好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土地产出接近300亿元/平方公里。
具体到2011年上海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工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昨日称,力争2011年2家左右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创建形成9-10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刘健表示,上海市经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从规划、产业、土地、财政、环境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产业园用地700多平方公里
产业园区被称之为上海工业的"半壁江山”。
目前,上海全市已确立了104个工业区(产业区块),2010年上海工业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26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3%;市级以上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税收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0%和60%左右。
肖贵玉介绍,"十一五”期间,上海在"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基础上,推动了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开发区建设。其中,"一批重大产业基地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例如,推动建设了微电子、生物医药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外高桥等国家级开发区,莘庄等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以及上海化工区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临港装备、漕泾化工、长兴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7个基地被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称号。
"十二五”期间,上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肖贵玉表示,从上海自身发展看,资源、环境、商务成本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日益突出,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任重道远。比如,现在上海产业园区整个用地面积是700多平方公里,而且可供增长的空间不大,"就这么多资源,不只是上海产业园区的结构调整升级,也关系到怎么来推进上海的结构产业调整升级。”
此外,在节能减排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16%,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下降17%,工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创新发展方面,各类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产学研机制不尽完善,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尚需加大。
劳动力构成列入考核指标
此前的3月2日,上海市已召开工业区工作会议,会上确定了上海工业区"五个万亿”的"十二五”发展目标。
上述发展目标具体为:新增工业总产值1万亿;建设10个千亿级产出的园区,总计超万亿;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精品钢材、船舶和海洋工程、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医药和医疗器械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总计超万亿;力争培育100个百亿收入的龙头企业,总计超万亿;五年累计贡献企业税收超过万亿。
具体来说,"十二五”期间,上海产业园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其一,努力打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的平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促进产业创新的平台。具体做法是,按照"有舍有取”的要求,聚焦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在土地、资金、市场、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条件。
其二,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二次开发”。肖贵玉表示,上海土地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必须重视土地的集约利用,要加强规划、集约利用增量土地。
肖贵玉提出,要把产业园区当成一个品牌来打造,利用品牌做扩张,鼓励优势园区整合周边城镇产业园区块实施组团式发展,鼓励园区"走出去”,建立联动合作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园区"走出去”此前刚刚得到实际推进。3月24日,长三角城市园区共建形成联盟,旨在通过实施"园区共建”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当天,作为首批4家园区共建试点之一,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与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政府合作开发5.2平方公里的市新高新(南通)科技城项目。
市北高新园区研究室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比如说,找我们谈的项目,不适合上海市和我们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那我们就可以介绍到南通园区去,通过共享项目资源,实现联动发展。”
肖贵玉昨日还表示,要推进"产城融合”,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此外,他还特别强调,要引进高端人才。"上海不缺一般性资金,缺好的项目,项目背后不是一般的产品,要看来的是哪一类的人?”他表示,劳动力构成今后将列入产业园区考核指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