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癌症的5个事实 相关数据根据本市最新肿瘤登记报告整理。 除了分析最新的年度数据,还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历年癌症登记数据,整理了上海市近阶段癌症变化特点: 1 总体癌症平均发病年龄近十年无明显改变 本市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导致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的首要原因。诊断时平均年龄近十年无明显变化,10年前数据为64.9岁(2005年),目前为64.4岁(2014年)。不同瘤别差异较大,变化也不同,肺癌的平均诊断年龄从69.5岁下降到68.3岁,大肠癌从67.6岁增长到68.5岁,女性乳腺癌从56.6岁增长到59.1岁。 2 去除老龄化因素,癌症发病上升趋缓,死亡持续下降 如果去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在2005—2014年,上海市的癌症标化发病率上升14.4%,标化死亡率下降了4.6%;市区癌症标化发病率上升10.3%,标化死亡率下降了7.9%。而之前的十年(即1995-2004年)期间,本市市区的癌症标化发病率上升了20.4%,标化死亡率下降了14.0%。 虽然本市最新的癌症登记数据较为乐观,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预防着手,做到以下4点: 01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只要能够普遍采取的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预防接近50%的癌症,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 健康平衡的膳食饮食 积极的身体活动 02 注重癌症早期发现 癌症除了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还可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而获得治愈的机会。事实证明以下检查都能起到早发现癌症的作用: ● 中青年职业人群要定期参加体检; ● 退休人群,应密切关注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大肠癌筛查、妇科病普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等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03 使所有癌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机构对于绝大多数癌症能够提供规范的诊疗措施。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些诊疗措施是有效的,患者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秘方而拒绝科学正规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加重痛苦。
04 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老龄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癌症已经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应当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消除对癌症的误解,鼓励癌症患者积极寻求支持、理解和帮助,获得及时规范的诊疗、康复保健、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疗,从而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