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的交通对非机动车、行人友好,才真正算得上交通良好区域。 上海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前发布《上海市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路段、区域创建标准》,由整治办会同各区政府梳理出上海第一批街镇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路段、区域,共涉及全市16个区218个街道(镇、乡、工业区),448处路段和区域。这些"样板间”不仅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情况提出标准,也对机动车、路政设施的不少细节提出要求。 在不少人看来,448个"样板间”的意义,不应该只是巩固和改善448个交通良好的区域,而应该从中积累治理的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全市每一个路段和区域都能和"样板间”一样好。那么这些示范道路评测结果如何呢? 根据上海文明交通三年行动的总体要求,按照交通大整治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在3月16日至4月15日期间,围绕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机动车交通违法、路政设施情况、宣传氛围、交通文明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对全市首批448处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路段、区域开展了抽样测评,测评结果如下:
中心城区排名依次为:静安区、虹口区、徐汇区、浦东新区、黄浦区、长宁区、普陀区、杨浦区。 郊区排名依次为:闵行区、崇明区、松江区、嘉定区、宝山区、青浦区、金山区、奉贤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