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水仙只有两大系列品种,中国的白水仙和法国的黄水仙。据悉,上海奉贤4名13岁学子,培育出了独一无二的五彩水仙花。 水仙花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一直以素洁高雅的形象示人。但开在春节期间的白色水仙,有些过于单调,不够喜庆。因此,在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金田则和西渡学校李莹老师的带领下,西渡学校的4名学生培育出了五彩水仙。记者获悉,相关科研项目已引起上海国际兰花港项目筹建组委会的关注,有意向深度合作开发。 曾养出红、绿、蓝色水仙 西渡学校的学生对水仙花的培育早有研究。此前,学生已培育出了单色水仙球,花茎上分别长有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花朵。因此,课题组提出了新的目标,决定培育一种花茎上长有五种颜色的水仙,也叫做五彩水仙。 学校的同学看了上一批学生培养的单色水仙后,对这个项目特别感兴趣。最终,分别来自五到七年级的4名学生加入兴趣小组,参与五彩水仙的培养。 其中,队长何菁是上一批培养单色水仙小组的成员,经验丰富,能够辅导其他同学。张浩宇同学是兴趣小组的骨干。起先浩宇把水仙放在家里培养。他的母亲看到后,立刻上网搜索水仙花染色技术,却没有发现五彩水仙的案例。因此她也来了兴趣,和儿子一起培育五彩水仙。 试验三年才有了成果 虽然有了上一个团队的经验,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培养五彩水仙依然十分困难。 张浩宇介绍了试验的艰难过程。"水仙只能在低于10℃时开花,因此兴趣小组只能在冬季培育水仙。从项目开始到五彩水仙栽培技术的发明,团队整整走过了三年。第一年的冬季,我们每位学生把水仙球拿回家进行单独培养,来筛选合适的染色剂,可惜全军覆没。到了第二年,水仙花单色染色成功,这给团队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我们开始尝试五彩水仙花的制作方法。”直到第三年,团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培育出了第一株五彩水仙。 不过,虽然采用了同一种配方,注射在不同颜色的水仙花上效果却是不同的。比如白色的水仙花能够染色成功,但对于绿色的水仙花来说却会导致死亡。因此,团队需要找到一种能够百分百培育五彩水仙的技术。 可见,寻找最适合的染料是最重要、也最难的部分。市面上的不少染料不仅不能染色,还会让花枯萎。从给花朵注入染料会不稳定死亡,到可以稳定地在一整株上变色,再到每株每朵花的颜色都可以变化,西渡学校的何菁、王思佳、张浩宇、胡奕优四名学生在金田则和李莹的带领下,不断试验,最终研发出稳定安全、不具损害性、不影响花朵生长周期的染料。 兴趣小组累计花费了上百株水仙,最终成果累累——学生们不仅找到了五彩水仙的最佳配方,更是发现了针筒注射的最佳位置,能够百分百培育出五彩水仙。不仅让花朵颜色变得更加丰富,还开始有了叠加和渐变的效果。 近年来,西渡学校的学生们利用中午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去培养水仙花。金主任表示:"这类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研究得开心,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因为即使实验失败了也是一种成绩,还能够写论文去评奖。因此学生做实验时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 会展上五彩水仙吸引眼球 五彩水仙的成功培育令整个兴趣小组喜悦万分,金主任决定带领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凭借少有的"方法发明”,五彩水仙赢得了参展的席位。在上交会上,由学生参与的项目成果展示还是第一次。
但,如何把五彩水仙带上展台?因为水仙需要在低于10℃的环境下才能开花,可上交会的展览时间在4月21日,当天气温高达27℃。兴趣小组很担心,能否在参展当天拿出开花的五彩水仙。其中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是拿标本去参展,但团队成员担心标本不够真实,容易产生造假的嫌疑,于是团队决定尝试着在春天也能让水仙开花。团队准备了几箱水仙球,寄存在水果店的冰库里,为试验做充足的准备。老师还改造了空调,模拟出冬天的环境。团队通过不断试验,最终十几颗水仙球成活,参与展览。 目前,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该项目团队也将与上海国际兰花港项目筹建组委会进行深度合作。
编辑: